找到相关内容184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宗现代转型之路剖析——以安祥禅、现代禅、生活禅为中心

    得到的除了烦恼和人生的负值之外,只有迷失了。”所以,“基本前题是,你必须扮演好你现在的角色,然后才能创造、累积你的价值。” 修习安祥禅是以家庭作为修行道场,耕云先生强调“人的尊严以夫妇为起点”。...

    圣 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5963156.html
  • 〈净土宗特色〉之「补充说明」

    称名,称名即乘佛愿,乘愿实时业成。称名往生,全仗佛力,不是自修之力,没有累积之功,自然不待将来,现在往生已定,永除临终恐惧。  (二)平生业成,不待临终  十 念--相续称名念佛之意。  业事成...,往生之业当下成就,阿弥陀佛应声来迎,可知当念念佛,当念业成,念念念佛,念念业成,并非念佛累积到某种程度往生之业才成;又可知所谓的往生业成是成在阿弥陀佛名号本身,众生念佛,即是以佛的成就为自己的成就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1663353.html
  • 怎样看待财富

    累积的烦恼习气。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之时,必须符合法律与戒 律的双重规范,用正当的手段谋取财富,这和修行并不是对立的。   同时,我们在工作中一样可以修行。《六祖坛经》说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 觉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5163413.html
  • 釋達觀著:随缘自在

    所世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  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;今之忍辱,非一蹴可及。所有的成就也是如此,累积过去的历练,遇境方能经得起考验。  是故须菩提!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...

    釋達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563704.html
  • 禅道澄明意义世界的呈现——临济宗高僧善一如纯及禅法特点

    为参学者,参须实参,学须实学,不可只图混日而已,岂不知参不明,不走参;学不至,不走学。参不到利人不走参,学不能化物不走学,若言独善其身,不若三家村里无事汉”。只有不断通过渐修的累积,一旦遇著机缘触发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1763869.html
  • 禅悟与园林欣赏

    游西山时,才感悟到真正美妙、深刻的游赏乐趣。在这篇游记中,他先写了登山的情形及所见:“攀援而登,箕踞而遨,则凡数州之土壤,皆在衽席之下。其高下之势,岈然洼然,苦垤若穴;尺寸千里,攒蹙累积,莫得逐隐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0063897.html
  • 从科学发展趋势看佛学与科学对话

    外五尘相接,引前五识对境界感知其存有,而后由第六识加以臆想分别,而此臆想不仅包含了过现未的经验累积与推测,还参杂了第七识的我执概念,如宗密法师所作之比喻:  阿赖耶城难攻主宰,末那常侍防护牢强,意识...

    释见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064243.html
  • 佛教怎么看待战争?

    冤冤相报何时了?因为战争而累积延续的历史仇恨,会让人间如炼狱般痛苦!这一两年,因为伊拉克的问题,美国和欧洲共产国家的关系每下愈况。为了改善彼此的恶劣关系,布希总统于今年(二○○五年)二月前往欧洲进行&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佛教怎么看待战争?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2764429.html
  • 存在与无明——佛教无明观的现代诠释

    十二因缘说缘无明而有行;行而有识。此‘识’即是下一期生命的原始质素,由前生的行为累积转化而成。”作为“生命原始的蒙昧和闭塞的状态”,“无明”内在于生命的结构之中,支配和控制着生命的运行,潜藏在一切身体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064438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2)

    证得能取所取皆空。以有所得修行六度、四摄、四无量心等以自利利他,用来培植累积自己的福德和智慧,并磨练自己的勇猛心情,进修不退。当福智培植到一定程度,便必须进修加行,方能见道,体会能取所取皆空。见道以后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464551.html